本報駐滄州記者 代晴
  平時他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,到了假期他是創作麥田畫的發燒友。泊頭31歲青年徐河,兩年前辭去工程師的高薪工作,選擇回鄉創作麥田畫。繼去年的首創作品“上山虎”之後,最近,徐河又在28畝麥地里創作出最新的麥田畫作品。
  打工青年28畝麥地造“夢”
  徐河原本任職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,並擔任一個項目的總工程師,年薪優厚。兩年前,他毅然辭去工作,帶著妻子女兒回到老家泊頭,開始創作麥田畫。徐河說,他的靈感來源於日本稻田畫,當地利用特色農業帶動旅游業的模式給了他創業的激情。
  繼去年創作“上山虎”後,徐河今年又在麥地里創作出麥田畫“夢”。“夢”長111.26米,寬114.25米,占地28畝,位於泊頭市慧眾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麥地里,從設計到製作用了一個月的時間。“圖形中ZH代表中國,HZ代表彙集智慧,即大眾的力量與才能。圓形中分開的形式是模仿太極,象徵著和諧。而圓形上下兩處不封口,表示虛位以待。”介紹起自己的作品,徐河滔滔不絕。
  一邊打工一邊創作麥田畫
  為滄州增添一張“麥田畫之鄉”的名片是徐河的夢想,但操作起來並不簡單。第一年創作麥田畫時,徐河不僅耽誤了一年的工作,還自掏腰包承擔各項費用。由於欠下了20多萬元的外債,他不得不打工賺錢還債,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繼續製作麥田畫的夢想。
  因為資金短缺,麥田畫只好斷檔,徐河的父母勸說兒子做點“正經事”。為了安撫父母的情緒,徐河一邊打工,一邊繼續自己的創作。幸運的是,當地一家公益組織泊頭市企業文化推廣協會找到了徐河,並幫忙聯繫到投資商和泊頭市慧眾種植專業合作社,解決了今年的資金和土地問題。
  衛星定位系統幫助實施
  “我先用電腦設計圖紙,將電腦圖形轉換成數字,再將數據傳送到衛星定位系統,衛星定位後地面根據衛星定位點來收割麥子,這樣我的麥田畫就完成了。”徐河說,麥田畫構想成型後,端午節期間他組織20人花了三天時間收割小麥,最終完成了這副作品。
  徐河說,其實只要資金和土地到位,麥田畫完全可以實現流水施工,“比如麥子出效果後,我們可以設計玉米、大豆的,大豆玉米的效果出來後,可以設計小麥油菜的。”正處於摸索階段的徐河,希望廣大讀者和網友都能參與進來,給他提供一些建議,“如果有企業願意做logo,有小伙子願意做心愛姑娘的畫像,都可以找我合作。”徐河說。
  希望在耕耘中創造藝術
  儘管創作麥田畫充滿了許多未知的困難,但徐河說他不會放棄,他引用袁隆平院士的說法,中國農業不但要機械化、規模化,而且還要藝術化。“我的想法是通過農業藝術化,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,告訴大家產量不再決定產值,糧食種植也可以帶來更多的收入。”
  徐河說,他希望勞動力能重新回歸他們熟悉的土地,讓農民不僅可以創造藝術,住在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裡,又能憑藉勞動實現自己安居樂業的夢想。
  (原標題:泊頭青年28畝麥田造“夢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k34hkbi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